12月1日,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科技引领,协同创新,率先做强”。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邢文华、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童晓田、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郑慧明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认真组织和动员长三角地区船舶科技人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三地互动、协同发展、率先做强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建言献策,引领和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率先成为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制造基地,是建设海洋强国和造船强国的主力军。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伍继宏在报告中介绍了做强上海船舶工业的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当前,上海市正在积极筹备国家级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豪华邮轮产业经济发展,打造船舶海洋动力研发平台,推进实施智能制造,致力在国内率先建成技术领先、结构优化、军民融合、绿色发展的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建设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船舶海工产业龙头基地。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在分析了国际船舶市场形势后提出,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不仅具有区位优势,而且拥有雄厚实力,在高端海洋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十分突出,一直主导并引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具备率先做强的条件。他建议,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要客观对待困难,正确认识和理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解决影响做强的瓶颈和短板问题,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力,着力化解过剩产能,着力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着力构筑中国船舶制造品牌,着力扶植培育优强企业,着力提高融合和开放水平,必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强的船舶工业集聚区。 在论坛上,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的专家分别作了论文交流,介绍了各自单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据悉,本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共收到来自三地会员的论文近50篇,近期将集结发布。 当天还举办了第二届辽沪粤造船学会总工程师论坛,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何光伟、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姜福茂分别发表了论文,三地造船学会的代表和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王孙)